- 清空播放記錄
您還沒有看過影片哦


- 黎元洪:61.237.150.168看似在說現代拾荒者,其實隻是用紀錄片這種視覺化的媒介來訴說時間的流逝和人類社會的悲憫 ps:剪輯
- 路娜賽瑞恩:210.25.32.241看著看著就被卷進去 覺得自己跟他們沒什麽不同 分不清到底誰是精神病
- 蕭郷:139.209.7.235英叔還在做最後的努力,但僵屍片已經不可控製地走入到死胡同。
- 土西鬆:171.13.71.159借用特有建築下的眾生像,講述自身故事,將自身的解脫欲望與社會與家庭的圍困想法的對立對位到片名的象形文字本身,在逐漸深入的結構中,脫離自白變為社會性與作者性的表達,打造觀點。同時一直伴有親情與社會關係內的人員連接,在病症與感情的兩難處境中呈現了更現實主義的問題。借由人物自白而出的還有更為深刻的思辨哲學,看似無鋪墊或隨口而說的內容,卻真正有震撼之言的感覺。但在主線內容承載的表達中,一個社會性或約體製性的大象,始終是一種不可明指之物,是話語之外的空白,這種填充太借於一種心照不宣。而影像內的掌控力量,看似無處不在,卻少了一個構件維度——懷斯曼以機構為題的綜合呈現方法,將機製化為工業化壓迫的創新,並最大的保留客觀豐富度。於此對比,馬莉少的太多了,基本的醫學內容呈現都不夠,精神病成為一種剝削的身份標簽。
- 伯載:36.62.176.1509.0/10。關於拾荒者的紀錄片,有些拾荒者是窮人,有些是藝術家。六大紀錄片類型之參與型紀錄片,Cinéma vérité。 這電影視聽上最給人啟發的就是如何讓紀錄片顯得不那麽高高在上。具體來說,瓦爾達借由頻繁入畫與介紹自己(不管是本人親自拾撿、頭發、還是手、還是什麽)、與受訪者對話、旁白,一方麵以自身的氣質衝淡了影片內容本身的悲傷性與嚴肅性,另一方麵通過取消攝影機的上帝視角位置營造了親民感。再配合上配樂(rap的使用很驚豔)、構圖(比如很多平視)、等等「輕鬆」的、「不去渲染苦難」的視聽元素,讓電影的感覺不是充滿優越感的悲天憫人,而是一群主流價值觀(如消費主義)之外的讓人尊敬的人,他們獨立、有趣、堅強。